好彩我不喜歡零食~~~~~
轉載 : 太陽報.
薯片香脆可口人人愛吃,但除了高脂高鹽,更被驗出含有可能致癌物質丙烯酰胺。消委會測試市面九十款炸焗零食,發現幾乎全部含丙烯酰胺,其中一款珍珍燒烤味薯片每公斤含多達三千微克,是本地食品驗出的最高紀錄。食物安全中心醫生建議市民盡量少食煎炸食物。
消委會與食安中心今年中第二次合作測試食品的丙烯酰胺含量,結果在九十款各類炸焗零食之中,包括薯片、蝦片、零食麵、粟米脆片、米餅、餅乾及穀類早餐等,僅得「明輝牌印尼蝦片」不含丙烯酰胺。十大含量最高的零食中,薯片及薯條佔八款,兩款為餅乾,其中「珍珍燒烤味薯片」驗出丙烯酰胺含量最高,平均每公斤多達三千微克;其次是「Orion魚仔餅」,每公斤含二千一百微克;「首選牌燒烤味薯片」亦驗出每公斤含一千三百微克。薯片及餅類零食等愈薄愈脆的產品因受熱面積大及水分少,一般含較多丙烯酰胺,米餅類則含量較少。
食安中心首席醫生(風險評估及傳達)蔡敏欣指出,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已把丙烯酰胺列為「可能令人患癌」,不過因它是基因致癌物,聯合國糧農組織及世界衞生組織聯合食物添加劑專家委員會認為不能訂出安全攝取量,國際間以至本港均沒法例規管。
食安中心估計,港人平均每日每公斤體重攝取零點一三至零點六九微克丙烯酰胺,按此計算,港人平均丙烯酰胺暴露限值為一千三百八十五至二百六十一。蔡敏欣指暴露限值愈低,代表危機愈大,數字反映港人攝取丙烯酰胺的情況值得關注。
她指出,食安中心擬向生產商發指引,列出各種方法減低食品中的丙烯酰胺,正就指引內容諮詢業界至本月底。她建議市民不要過度烹煮食物及盡量少吃煎炸食物。
沾粉漿再炸可減含量
消委會總幹事劉燕卿表示,今年接獲一宗市民懷疑食物含致癌物的投訴,去年則有兩宗。食安中心與消委會○六年曾合作進行同類測試,發現高溫處理豐富碳水化合物食品會產生較多丙烯酰胺,而將食物沾粉漿再炸,可有效減低丙烯酰胺含量。
「首選牌薯片」代理商惠康超級市場回應指出,一向重視食品安全,所售賣貨品均符合香港法例要求,會跟從政府的指引。「珍珍薯片」生產商與「Orion魚仔餅」代理商未有回應測試結果。
消委會與食安中心今年第二次合作測試食品的丙烯酰胺,結果九十款炸焗零食中,僅一款不含丙烯酰胺。
(左起)珍珍燒烤味薯片、Orion魚仔餅與首選牌燒烤味薯片驗出含較多丙烯酰胺。
丙烯酰胺 炸烤脆皮副產品
食物在油炸過程中,表皮變得金黃香脆,此過程會產生副產品,就是丙烯酰胺。丙烯酰胺其實是高溫加熱過程中不經意形成的污染物,含豐富碳水化合物、低蛋白質的食物如馬鈴薯、穀類和咖啡等,在高達攝氏一百二十度的油炸或烘烤過程中,食物內的天門冬酰胺及還原糖會因加熱而產生褐化反應,一方面令食物形成特有的色、香及質感,如麵包皮的金棕色就是褐化反應造成,但同時會產生丙烯酰胺。
2002 年瑞典國家食物局的研究,首次發現高溫加工某些食物會產生含量偏高的丙烯酰胺,油炸、烤焗馬鈴薯及穀類食物都是高危族。本港食物環境衞生署○三年曾進行有關研究,發現米飯、麵、麵包糕點等所含丙烯酰胺較低,薯條、薯片和餅乾含量較高。
多方面接觸致癌物
消委會引述國際研究指出,丙烯酰胺會增加動物甲狀腺、腎上腺、乳腺、睾丸及中樞神經等器官出現腫瘤的機會。中文大學生物化學系教授陳竟明表示,按消委會的測試,要日吃八公斤薯片才會出事,但市民在其他方面亦有機會接觸致癌物,因此還是少吃為妙。丙烯酰胺接觸肝酵素後會氧化,轉化成可攻擊基因的物質,故被分類為「可能令人致癌」。
VIDEO 中是橋咀 島,海下灣,烏溪沙,萬宜水庫東壩
ReplyDelete[版主回覆12/18/2010 07:14:00]橋咀 島,海下灣,烏溪沙.... 真是未去過. 回港一定要去下.
近幾年都好少食薯片啦...怕肥丫麻...
ReplyDelete